close

  
  數據來源:成都市政府官網製圖薑宣憑
  2015年,哪些項目可能被列入成都“十大民生工程”?自2014年11月下旬起,成都市政府目督辦就開始公開徵集2015年為民辦實事民生工程項目建議,為制定新一輪民生工程項目“任務表”做準備。截至今年1月6日,成都市政府官網已徵集到323條市民建議。
  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,在這300多條留言中,市民關註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交通、舊城改造、環境治理、教育等方面。其中,關註“交通出行”的達140多條,占據總數的4成多;緊隨其後的是“舊城改造”,有59位市民參與了討論。
  市民最關註、最盼望、最急需解決的民生問題究竟有哪些?華西都市報記者以建議為分析文本,梳理出市民的民生“心愿”,也為即將啟動的2015年民生工程建言獻策。
  最熱門關鍵詞
  143條建議關心“出行”道路建設居首位
  “請給二圈層的青白江規劃開通地鐵吧。”“熱切盼望67路公交回歸!”“建議在北新幹道和聚虹路交叉路口修建人行天橋”……無論是二圈層的市民希望地鐵開到家門口,還是中心城區的市民翹首盼望公交車,都寄托著人們對2015年便利出行的新期許。
  通過梳理323條市民建議可以發現,其中143條涉及出行問題,“行有所便”成為大家最熱門的關註點。
  細分143條有關便利出行的需求,地鐵等軌道交通、公交車、出租車和道路建設都是大家關心的內容。比如,有市民希望自家小區外2015年能有社區巴士經過;有市民希望成都公交、出租車及軌道交通能“城鄉一體化”。
  值得註意的是,143條出行建議中,有80條是對道路規劃和建議提出的想法。市民李寧就說:“希望改造三環路草金立交,提高通行能力。”
  “著眼大局”的人也不少,網友“冒煙的芯片”的建議是:把繞城高速和各條高速公路出城段變成城市快速路。他認為“取消繞城高速的所有收費站,將很好地解決出入繞城瓶頸問題,也極大地縮減了機動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,新增互通立交將變得十分簡單。將各條出入城高速公路連接繞城快速路的路段也全面對社會開放,並增設大型社區、交通要道的出入口。由於沒有行人、非機動車、紅綠燈的影響,可以充分發揮高速路高吞吐率的優勢,大大分流社會機動車流量,降低城市交通壓力。”
  最熱忱的盼望
  關心片區綜合發展59人在說“舊城改造”
  自“北改”後,成都於去年底又啟動了“四改六治理”,要用三年時間全面提升城市品質。那麼,現在問題來了。對於2015年的民生工程,市民在“舊城改造”上有哪些話想說?記者梳理髮現,323條徵集意見中,有59人不約而同談到了片區綜合治理。
  “火車北站改造刻不容緩。”市民鄭先生稱,北站“髒亂差”的形象,完全與成都國際化大都市的定位不匹配。他建議儘快拆遷改造火車北站及周邊大片區域。同時,網友王先生還談到,改造火車北站應加快人民北路北延線的修建,儘快連通北星大道,打通斷頭路。
  除了火車北站,另一個市民關註的片區是十陵。市民黃先生認為,十陵片區的改變,應從打通斷頭路和整治非法營運車輛開始,“工程車、貨車、野豬兒四處招攬生意”。市民譚哥也說,十陵東村規劃“高大上”,但現實離規劃還有一段距離,“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,東門是成都高鐵通道,可以算作成都的門面”。
  值得一提的是,在“舊城改造”上,網友毛毛狗的建議獲得了10餘位市民點贊,他將目光聚焦到了簇橋。他說,簇橋古鎮作為全省首批百個小城鎮試點鎮之一,卻因產業低端、外來人口密集、治安落後等各種因素逐漸被邊緣化。
 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?他建議,政府應在適當時機啟動簇橋古鎮的片區規劃建設,首先下大力氣改變片區基層治理環境,整治片區內的三無院落;其次加強如教育、醫療、市民活動中心等公建配套建設;再次是儘快運用“北改”中的居民自治工作法,啟動片區內的老舊住宅改造,儘快整理出能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,徹底改變片區城市二元結構,將片區建設成為真正的新雙楠。
  最集中的呼籲
  10餘位市民建言盼著修建一座跨河橋
  瀏覽323條建議組成的“市民心聲榜”,有十餘條不同市民提出的意見都在說同一件事——新會展中心江灘公園需要修座橋跨到對面的中和。
  網友“圖圖媽”有無奈更有美好的嚮往:“每天走到小區後門,就想著要是有一座橋能通往對面公園該多好啊,我可以帶我家寶寶去公園看看。”
  市民周黎芹甚至提出建議:把城市屋頂綠化作為對開發商建設樓盤的硬性規定,做好防水和後期維護;因成都多為陰天,應該多種植鮮艷、開花的植物,天橋欄桿可掛、種鮮花點綴。
  最溫暖的建議
  關註特殊群體一則建議引479人共鳴
  一則“關於將殘疾專職幹部納入編製”的建議引起很多共鳴,得到479人的評論響應,有15632次的點擊率,成為323條建議中得到響應最多的建議,讓人感覺關註特殊群體的溫暖傳播開來。市民李時認為,這則建議說出了成都市所有基層殘疾人工作者的心聲。
  在其他建議中,同樣能看到對特殊群體進行關懷的期待。一則建議問道:殘疾人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(公交車、地鐵、輪渡等)能否全免費?
  最貼近的建議
  關註人居環境改善空氣質量不可或缺
  環境污染、噪音污染、油煙擾民等人居環境改善的意見,新建公園綠地、健身場所、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,以及醫療、教育等一直以來備受關註的話題,在300多條建議中依然占有不小比例。
  市民楊先生就改善空氣質量發聲,建議採取措施控製成都機動車增速,對黃標車加速淘汰,對出租車補貼費用每年必須完成2次治理(一輛出租車排放的污染物相當於10輛私家車),對尾氣排放超標的車輛政府補貼費用鼓勵車主到指定的維修點處理,加大對尾氣排放超標車輛查處力度,對弄虛作假髮放、騙取環保標誌的企業單位及個人加大處罰力度等。
  此外,一些看似“冷門”的建議也有人想到了。市民“徐老師”說,她有一個願望,希望成都能夠在公共場所嚴格禁煙。署名“李老師”的市民提到,由於私家車增多,一些老舊院落和單位宿舍內停放不下,有許多私家車夜晚被迫露宿街頭,希望能增加路邊夜間停車點。
  加強對國家重點技工院校的支持力度、規範商品房物業管理、提升有線電視節目服務質量等建議,也上了此次的“市民心聲榜”。
  最有“文化”的建議
  期待小區環境改善寫四字打油詩表心聲
  成都市東三環某小區居民的呼籲十分“響亮”,不少住戶都表達了一致的心愿:盼著2015年小區周邊的道路、學校、菜市場等生活配套設施能得到完善。
  在這之中,一位以“業主”自稱的市民寫了首超過200字的打油詩表達自己的期盼:“三環之內,車流滾滾;出了三環,公交不見。”對比附近小區,“同為環外,首創綠地,人潮涌動,熱鬧非凡;燈火彌裳,分外好看,”迴首自家小區,卻是“人跡罕見,冷冷清清;星星點點,道路難辨。”
  他總結原因,“大致有三——道路中斷,出行不便;市場未建,買菜不便;學校遙遠,教育不便。”並給出建議,“打通道路,互通有無;引入公交,方便上班;規劃市場,買賣隨便。”
  最全面的建議
  1人提17條意見2500字建言城市建設
  從修通斷頭路到規劃地鐵、佈局醫院和學校、防噪減污、城市綠化、公交開行甚至手機信號覆蓋,一位王姓市民提出的建議,無疑是“市民心聲榜”上最全面的建議。
  王先生的建議關係他所居住的新都區大豐鎮片區,他提出該片區2015年應該在道路交通、醫療設施、教育配套、城市綠化和公共配套建設等方面做出努力,並一氣呵成形成了17條意見,建言超過2500字。
  以公交開行為例,王先生建議公交15路延時,或增開城區到大豐的公交車。他說:“大豐以東,家樂福一帶,北延新居一帶,我們就像廣告上寫的是‘黑馬’,天黑馬上回家,不然晚上8點就沒有公交了。大豐沒有出租車,火三輪生意爆棚。”
  市民趙軍也很用心,在提出建議前,他多次走訪小區周圍,搜集多人的意見,整理出6條建議後再“發聲”。華西都市報記者李媛莉殷航  (原標題:323條民生建議超四成市民關心交通出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xwhesu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